老有所养、幼有所育,关乎千家万户。每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一老一小”总是人大代表最为关注,也是密集发声的民生话题之一。
“植源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,60岁以上的老人占村里常住人口的绝大多数。很多老人过着独居生活,缺乏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,日常衣食住行缺少关爱。”抚州市人大代表肖竹林了解到这一问题后,提出以植源村为试点,整合居家养老及童心港湾,打造“一老一小幸福院”的建议。现在的植源村“一老一小幸福院”,完善了休闲娱乐区域,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精神世界,为老人们提供用餐服务,解决他们的“吃饭难”问题。

80岁的徐茶花老人家住植源村双岭组,老伴去世两年多。老人患有眼疾,腿脚不方便,出行需要坐轮椅,生活不能自理。徐茶花也是陆坊乡人大重点关注的对象,乡人大经常组织代表上门看望她,帮老人搞卫生、收拾庭院,因老人坐轮椅不方便出门,时常有人大代表帮老人去采购日常用品。遇到下雨天,陆坊乡第十九届人大代表齐伟华村将老人餐打包送到家里,人大代表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对待,从来没有一句怨言。据了解,陆坊乡人大“代表联络站”时常以接待日活动为契机,组织代表包粽子,走村上户为留守老人送粽子,给老人送上祝福。

金溪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余爱萍履职发现,很多在外创业者最忧愁的是家中孩子的学习和安全问题,为此,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照顾这些留守儿童,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,让孩子的父母在外安心创业。
一名叫胡俊的男孩,是早期纳入“童心港湾”接受服务的孩子。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,胡俊从小到大跟随奶奶生活。余代表与孩子奶奶交谈中得知,孩子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,孩子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。家中还有生病的爷爷,奶奶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照顾爷爷和操持家务上,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变化,胡俊心里充满了自卑,平日里少言寡语。
余代表接触胡俊后,从简单的交流入手,以朋友的姿态慢慢让他打开心扉,久而久之他也愿意跟余代表诉说学习上、生活上的一些困难。“很希望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有爸爸妈妈的陪伴”,胡俊已经把余代表当亲人看待。余代表对胡俊说:“如果你愿意的话,可以把我当妈妈一样,让我来陪伴你!”
余代表经常以“情亲连线”的方式,让胡俊和他爸爸视频,让他爸爸了解其学习情况和生活上的情况,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距离。从此,胡俊变得开朗了许多,学习成绩也在慢慢进步,这仅仅是植源村“童心港湾”的一个缩影。
“人大代表既是群众的代言人,也是群众意见的传声筒和为民解忧的贴心人。陆坊乡植源村作为江西金溪县“一老一小幸福院”试点,去年以来,陆坊乡人大因地制宜探索推进村级'一老一小幸福院'建设,着力提升关爱'幸福家园'服务水平,不断增强了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通过整合资源、搭建平台,积极构建了关爱'一老一小'纵深服务体系。”金溪县陆坊乡人大主席官礼如是说。
据了解,植源村居家养老于2021年修建完成,开始为老人供餐。2023年11月份,植源村“居家养老”与“童心港湾”经整合打造成了“一老一小”试点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此间,市、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,对陆坊乡'共筑家园”给予了充分肯定。(李建兴)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