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系村民做服务群众的暖心人
一直以来,吴德会把村民当作自己的家人,始终以一颗火热的心关注民生,纾解民困。每逢六一儿童节、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,她都会组织妇女代表为村里的留守儿童、困难老人做些暖心事。如组织巾帼志愿者为困难老人打扫庭院、清洁理发、视频亲情连线等,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进行暑期阅读,对其开展防溺水宣传等活动。当她用手机将彭箕辉老人与在外务工儿子进行视频亲情连线时,老人非常开心,他的儿子也高兴地说:“因自己常年在外务工,没法陪在老父亲身边,视频亲情连线活动不仅实现了父子零距离交流,还拉进了亲人之间的感情,非常感谢吴主席的暖心之举!”

吴德会立足一线,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一名村干部的优势,积极倾听群众心声,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、做好事。当群众反映向她反映中塅村中塅组路段‘T’字路口因农户围墙挡住了视线,存在交通安全隐患,她主动与政府反馈,申请安装了广角镜;中塅村卫生室组织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时,吴德会看到一位93岁的老奶奶独自一人徒步近一小时来参加体检后,她悉心照顾、耐心等待老奶奶体检完所有项目后,与同事一起将老奶奶安全护送回家;今年4月30日凌晨,屋外狂风暴雨、雷鸣电闪,她第一时间起床冒雨排查受灾情况,清理村组干道上被大风吹倒的竹子、树木等障碍物,消除出行隐患........润物细无声,她总是用一件件身边小事传递着正能量!
担当作为做产业兴旺的带头人
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根基。大棚蔬菜作为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,因时间久远逐渐出现蔬菜基地基础设施薄弱、棚膜老化、雨水倒灌等问题,令菜农们担心受怕。作为村里的一名菜农,对乡亲们的担忧,吴德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,她积极向镇政府反映菜农心声、汇报基地情况,在大桥镇第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,她提出的《关于中塅村蔬菜基地改善基础设施更换老化棚膜的建议》得到了镇政府的高度重视。在建议办理过程中,大桥镇组织人员对基地主水渠进行了疏通,并派出专干与菜农一起商讨换膜事宜,切实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。

在镇村的合力推动下,2022年底,中塅全村132亩蔬菜基地、32个大棚实现整体换棚膜。2023年,除了发展原有的蔬菜产业,该村新种哈密瓜70余亩,总产量达到30万斤,实现产值将近70万元,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。中塅村也于2022年、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产业发展奔跑村。

真抓实干做粮食生产的护航人
“多亏了吴主席带领党员干部疏通了村里的水渠,还请了不少志愿者来帮我插秧,让我家的秧苗及时种下了水田。”中塅村缺劳力的农户曹志新说道。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今年早稻生产期间,吴德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深入农户宣传早稻生产惠农政策,引导农户不误农时备春耕。在听到群众反映水利建设、劳力不足等问题时,她便想到了采用志愿服务队伍助力春耕生产进行解决。在她的带领下,本村党员志愿者、巾帼志愿者10人卷起裤腿深入田间,以实际行动助力春耕生产。
“我是一名农村人大代表,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村里的乡亲。身为一名人大代表,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,真正为老百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”。吴德会既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(吴冬玲 胡瑞媛)
下一篇:返回列表